山崖的倒影,都映在水中。正为往下看到的景色感到惊奇,又忽然听到咳嗽声从头顶上传下来,虽然抬头仰望看不见人影,却知道距离所建造的新茅屋不远了。又穿过向下覆盖的石头,白墙正好在穿过的石头上面。一个道士正在凿崖填路,迎接我进茅屋中坐。这间茅屋每边的长不过一丈多一点,窗子明亮,墙壁洁净,屋中没有供奉塑像,也没有烧火做饭的器具,大概是刚刚盖好,人还没有住进来。道士姓吴,就是西边海口村人,从前在外面经商,现在返回家乡,因而在这里建造洁净的房舍,可以称得上找到托身之处了。坐在茅屋中,上下左右,都是陡峭的石崖和身影相连。清澈的蝗螂川水在前方碧波荡漾,远方翠绿的群山环绕在外围;蝗螂川对岸的茶埠墩村,房舍缭绕,树影烟云,堤坝浪花,仿佛是镜中呈现出的美景;而川中扬着帆的商船像野鸭浮游,张着鱼网的打鱼船在波浪间出没,船只的影子跳跃在飘浮的云雾中,划桨的声音传出半边山,令人觉得仿佛置身在画屏中一样。

  下山后,仍然往西走,半里,在海口村上了渡船。往南渡到茶埠墩街上,在主人家吃饭后,已经过了中午。茶埠墩有船,顺着蝗螂川行十里,到柴厂运盐渡滇池。我不能等,就从茶埠墩往西沿着蝗螂川的堤坝走。这条堤坝从茶埠墩往西到达平定哨,沿蝗螂川南岸而修筑。因为川水北边靠着北岸的大山往西流,而南岸山势层层叠叠,中间有很多小山坞,所以要修筑堤坝堵住川水。堤坝的南边,常有小溪从南部的峡谷中流出,溪水也顺着堤坝往下流。从堤坝上往西走,蝗螂川的河道逐渐狭窄,川流逐渐迅速。走了七里,有个村子紧靠堤坝,往北伸到蝗螂川边,堤坝中间有亭子、有石碑,就是所说的柴厂;按照碑刻旧名叫做汉厂,莫土官的盐铺就在这里。到这里川流急,石头多,逐渐不能行船,蝗螂川渐渐地随着山往西北转,堤坝跟着河流转。又往西北走了七里,河流往北紧靠着山注入峡谷,道路朝西越过山坞上坡。又走了二里,有几家人住在坡上,名平定哨。这时太阳还高,因当地人说前面途中没有旅店,于是停留在此。

参考资料:
1、佚名.是何年网.http://www.4hn.org/files/article/html/0/238/17707.html?1752029214.463